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世界中医药》 > 20192
编号:13567786
升降三焦气机在肿瘤化湿治法中的应用(2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9年1月15日 《世界中医药》 20192
     2 三焦是内湿停滞的主要病所

    关于“三焦”的概念,历代医家有不同解释,我们认为“三焦”是供脏腑之间水谷精气流通且本身具有气化功能的通道,因根据不同的生理功能而分为上中下三焦,具有现代医学所讲的内分泌、免疫、神经传导等功能。《素问·经脉别论》中说:“饮入于胃,游溢精气,上输于脾,脾气散精,上归于肺,通调水道,下输膀胱,水精四布,五经并行”,可以看出“水精”运行的节点为胃-脾-肺-膀胱,其间的通路不详,《素问·太阴阳明论》中给出答案为“脾与胃以膜相连耳,而能为之行其津液”,可见,“膜”是脏腑之间水谷精气流通的重要通道。这种“膜”与经脉沟通成网络广泛存在于体内,保证水谷精气在各脏腑之间有规律的运行。笔者认为此运行网络统称为三焦,正如《类经·藏象类》所云:三焦即“脏腑之外,躯体之内,包罗诸脏,一腔之大腑也”,与现代医家提出“大三焦”的概念类似,并不仅仅是传统的“决渎之官”[16]。从现在解剖学的观点,三焦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整体循环,可能具有免疫、内分泌、神经传导等功能[17-19]。

    从《素问》原文得到的另外一个重要概念就是,各脏腑为水液运行提供动力,三焦为水液运行提供场所。所以一旦水液运行障碍形成“水湿”,“三焦”就成为其停滞的主要部位。既往医家主要注重调节其原动力及各个脏腑,认为水湿内停主要与肺、脾、肾相关 ......
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5187 字符